在长江之滨的云阳新城,重庆三峡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这家从 1992 年起步的企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区域性集 “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服务业” 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群群主企业。凭借 “科技 + 匠心” 双轮驱动,企业不仅打造出有国内领先的中药产品,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富民的发展之路,成为库区绿色崛起的典范。
一、科技驱动,打造中药创新高地
走进3000余平方的研发中心,50余名科研工作人员正在各式设备或仪器前不停的忙碌着。重庆市中药制剂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口服中药院内制剂重点实验室的铭牌显示出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的突出创新领域。这里不仅有擅长质量标准、制药工程、质量控制、质量法规等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更是有包含LC-MS、GC-MS 联用仪、ICP-MS等高端检测设备在内的齐全的研发设备,2025 年获批国家局注册的中成药地榆升白胶囊,以及研发备案成功的化湿益胃合剂、久痹合剂、天麻止晕合剂等三个院内制剂,无不彰显出团队的研发效率与专业能力。中心构建的 “临方-协定方-院内制剂-创新中药制剂遴选体系”与“三结合”原则实施的中药制剂的全流程研发模式,既抓住了中医药文化特色,又突出了中医药产业特点,更是提高了中药制剂的研发效率达25%。
二、全链贯通,构建产业闭环生态
在云阳县凤鸣镇阳凤村,占地 600 亩的淫羊藿基地里,智能化灌溉系统正在自动喷水。这是企业 “一品一链” 战略的生动实践 —— 从淫羊藿种子选育、仿生种植到产地加工,再到羊藿三七胶囊生产销售,全产业链产值已近 4000 万元,计划 2027 年突破 1 亿元。为保障原料供应,企业建立了 “种质资源圃 - 良种繁育基地 - 规模化种植基地” 三级体系,培育出的淫羊藿优良种苗,在相同种植条件下产量提高 25%,有效成分含量提升 15%。
在中药材资源流通领域,企业正在构建 “智慧云仓 + 区域配送中心” 的现代物流网络。位于云阳的中药材数字化云仓,将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溯源,仓储周转率提升 40%,物流成本降低 22%。
三、匠心传承,坚守质量生命线
在企业质量控制中心,“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几个大字清晰可见。国家级中药鉴别专家谭周宇正用显微镜观察饮片切片。作为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技术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公司 400 余种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特征鉴别数据库,总结出 “一看二闻三尝四试” 的鉴别方法,保障企业饮片合格率保持 100%。在他的推动下,企业制定了淫羊藿、陈皮、橘红、川牛膝等多个中药材的种子种苗、采摘加工、基源鉴定、性状鉴别等多项标准。企业根据中成药标准源,建设了“法定标准、注册标准、内控标准、放行标准、货架标准”体系,中药饮片按炮制方法结合药材或饮片特点,建立了各自的标准体系。在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以“标准为依据,法规为准绳”,围绕GMP要求,构建了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为保障传统技艺传承,企业投资500 万元建成谭周宇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从文献研究上完整保存着从明代 “雷公炮炙十七法” 到现代工业化炮制方法及设备的演变历程。在这里,徒弟们要经过不低于1年跟师学习,才能独立操作 “九蒸九晒” 地黄、“煅淬” 磁石等传统工艺。这种 “传帮带” 模式,企业现有工作室传承弟子8人,分别在企业中药炮制、工艺研究、文献研究等发挥着工匠作用。
四、产业富民,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在桑坪镇咸池村,村民王运兵正在天麻基地忙碌。他从三峡云海药业免费领取菌种和技术手册,种植的 3.5 亩天麻年收入达 10 万元,带动周边 20 余户村民参与种植。这种 “公司供种源、免费教技术、产品包回收” 的模式,已在云阳 23 个乡镇推广,累计培训农户 1.2 万人次,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 2.5 万亩,被农业农村部列为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企业还创新 “飞地经济” 模式,在竹台村建设 60 亩淫羊藿示范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固定分红、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务工收入等方式,使村民年均增收超 5000 元,村集体年增收 8 万元。自 2019 年以来,通过采购农户原料、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企业累计带动 2.4 万农户增收,2025年,再次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五、拥抱变革,开启数智化新征程
面对医药行业的数字化浪潮,企业启动了为期3年的数智化升级。已经完成了资源端的“数字产地云仓系统+GAP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正在设计生产端的MES、电子批生产记录,仓储WNS、质量端的QMS、LIMS等系统,开发了互联网运营系统。启动了 “营销转型探索计划”,构建 “线上品牌传播 + 线下精准营销” 的全域生态。在京东、天猫等平台为基础,通过 AI 推荐系统实现个性化用药指导,复购率提升至 45%。与互联网医院合作的 “在线问诊 - 电子处方 - 配送到家” 服务,使慢性病患者复诊时间缩短 70%,药品配送时效提升至 “次日达”。公司的区域性共享型中药房工程已经实现区域内15家医疗机构的中药房共享,临方、协定方年加工处方量达50万方以上。企业通过数智化改造,已经初见成效。市场反馈效率提升了30%,设备综合效率(OEE)提升15%。公司正在设计数智化决策系统,拟通过“数字孪生 + 风险预测防控” 的模式,提高公司运营决策的精度与细度。
从深山里的药材种植到国际市场的药品销售,从传统炮制技艺到智能化生产车间,三峡云海药业用三十多年时间完成了从地方药企到行业先进的华丽转身。未来,随着地榆升白胶囊的全面上市和智慧药房网络的全国布局,这家扎根库区的民族药企,必将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书写出更加绚烂的篇章。正如董事长邹隆琼所说:“我们的目标,是让世界听见中医药的声音,让库区百姓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承诺,更是新时代中医药人的使命与担当。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